來源: 河南分院2021-06-01 18:04
申論熱點材料閱讀
【熱點背景】
近來,南京市一家面包店將外觀不合格、不美觀的面包隨意丟棄,造成了極大的食物浪費。最終,門店負責人被當地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約談,這一事件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。
【提出觀點】
食品生產企業(yè)丟棄不合格產品,這種做法出發(fā)點是好的,但是在建設資源節(jié)約型社會的背景下,其可行性值得推敲。值得關注的是,2021年4月29日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》正式頒布并實施,浪費食物的行為不僅僅是道德問題,更是法律問題,面包店丟棄面包已然涉嫌違法。
【原因分析】
1、商家丟棄賣相欠佳的面包,的確是出于品控和宣傳的需要。實際上,丟棄不合格的面包或許是最簡單、最有效的宣傳手段。生活中類似的操作很常見,許多餐飲企業(yè)在經營過程中都竭盡全力豎起“新鮮”、“品質”的招牌,希望通過丟棄不合格食品來贏得消費者的青睞,提高知名度,從而提升經濟收益。
2、商家對免費贈送心存疑慮。畢竟在顧客看來,免費贈送實質上是商家的無奈之舉,背后可能存在一些問題,顧客會認為這家面包店的面包味道不好或者食品安全難以保障,所以導致面包賣不出去。
3、免費贈送成本高。為了確保店鋪的正常經營,商家會在距離較遠的地方去開展贈送活動,這就需要更多的人力投入,對于一個小小的面包店而言,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,得不償失。
4、店鋪要對食品安全負責。一般而言,商店除了會贈送外觀不合格的食品外,還有可能贈送臨期食品,在運輸過程中,這些食品完全有可能出現變質的問題,存在安全隱患。我國《食品安全法》規(guī)定,即便是贈送的食品,如果出現安全問題,商家也要承擔賠償責任。因此,商家害怕承擔責任,就不愿開展贈送活動。
【提出對策】
1、靈活處理,避免浪費。商家可對外觀不合格或當天賣不完的食品進行打折處理;還可將這些食品作為免費的員工餐發(fā)放給員工。同時,通過統計門店每日的面包銷售量,合理地制定面包生產量,把握產銷平衡,才能防止食品浪費現象再次發(fā)生。
2、加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》的宣傳力度。規(guī)范商家的經營行為,呼吁全社會共同努力,營造自覺遵守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》、自覺抵制浪費行為的良好社會氛圍,形成勤儉節(jié)約的社會新風尚。
3、細化食品安全標準。食品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部門通過科學評估,針對不同的食物,制定詳實具體的食品存放保鮮標準,為商家處理滯銷食物提供可參考的依據。同時,也要加強監(jiān)管,避免商店通過更換日期標簽,以次充好。
4、建立健全食品捐贈機制。民政、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部門應加強合作,暢通捐贈渠道,引導商家向有關福利、救助機構或者困難群眾捐贈食品。
【思維導圖】